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愛情不用翻譯 Lost In Translation:你也格格不入東京嗎?



這部片圍繞著男女主角,Bob跟Charlotte。故事從Bob抵達東京開始,從飯店開始進入日本生活。穿插著Charlotte有點空蕩的生活,面對著偌大落地窗。表面上的Lost in Translation其實是Lost in Transition,在異文化中的隔離感只是襯托著他們對自己人生轉型期的茫然。

Charlotte剛結束青春期,耶魯哲學系畢業跟著老公來日本,老公忙碌的工作反倒凸顯自己不知該往哪個方向去,面對著偌大落地窗的景色就跟她的人生一樣,充滿可能性卻也不知道該是哪一種可能,世界很大很寬卻沒有安身立命之所。老公John要離開幾天即將出門之際,對著Charlotte講,你不一定要待在房間裡,呃,你也可以待著,看你。那毫無限制的自由與什麼都有可能的處境反凸顯著什麼都不是的人生。Charlotte每每透著玻璃窗看出去,感覺自己與這世界隔著,無所牽連。


Bob則面臨著更年期,輝煌的過去而如今仍殘存著不小名氣,卻茫然困惑著生命的意義。與老婆的關係維繫在小孩身上,事業的安排無法全然掌控,隻身一人到各處進行「高級打工」。跟Charlotte面對的不同,他不是還未捲入世界,而是在異文化中才顯得忽然地與世界相離,並且開始必須面對自己,生活以及生命。意外的是,他的症狀跟Charlotte一樣,睡不太著,電視難看,覺得無趣,想做些什麼填補空潰的生活,獨自游泳,呆在bar裡,卻什麼也無法填進。直到兩人緩緩接近,相遇。

我覺得這不一定是愛情,卻是愛情可能得要有的部分,某種對彼此存在的相互理解,更確切的說法可能是兩人同病相憐。你無法跟一個意氣風發正在拼命事業的人談論著自己不確定該做什麼生涯的選擇,就跟Charlotte她老公一樣,所以這種對生命、存在的某種徬徨,卻也成就他們更為接近的原因,即便彼此無法給對方任何解答。一種心理處境的瞭解。

這部片成功之處大概就是取景跟兩人互動拍得細膩動人,畫面往往能充分表現出兩人間難以言喻的感覺。但也必須指出,這部有許多令人不可思議的設定,可能絕大部分人都能感受到,它對日本文化的描寫與取景,令人匪夷所思。可以瞭解在故事的設定上,一個「異」文化是兩人面對自我生命以及處境轉折的必要之物,但導演所創造出來的「異」文化之刻板,不只是刻意揀取片面,大概已經到了虛構的地步。譬如飯店房間的蓮蓬頭,明明就可以再拉高一點,卻刻意讓它連Bob的肩膀都不到(Bill Murray約188cm,肩膀大概170cm);刮鬍刀也是不可思議的小。連飯店的電視節目不只內容古怪,連當時已經2003年畫質都刻意讓它粗糙得仿若60年代。更別提在片中各種滑稽化日本人與其大眾文化的舉動。這種捏造一個虛擬的異文化在創作上可能無助於劇情,甚至會弱化對男女主角心情描述的真實度,以致無法動人。

不只如此,這部片另一個敗筆在於他對男女交往關係的有點前後矛盾,一下子細膩一下子粗糙。Charlotte與老公在一起的描寫就是呆在房裡、床上、看著窗外、或是跟老公的無趣飯局。但換個場景跟Bob在舞廳、朋友聚會、在壽司店、脫衣舞店,於是兩人互動就是非常簡單地開心跟一同奔跑,在街上雙人奔走往往都是通俗愛情劇的結局梗,男女交往的必經模式。這也讓人無法不去聯想,Charlotte的老公如果願意陪她到處玩,是不是Charlotte就不再徬徨了呢,這麼一來大家盛讚導演對女性出色的深刻描寫,可能就大大相悖了,女主角的人生徬徨淪落成一般大眾偏見裡「這女的不過就是愛玩罷了」。

本片毀譽參半應該是這些原因吧。這種拍攝風格有點類似早期好萊塢對日本的刻板描寫。例如,1986年的電影〈超級魔鬼幹部〉(Gung Ho)描述日本企業到美國設立工廠,片中對於日本人的想像就是要早起做體操、呆板思考,不過最後這部片也走向文化相互理解。沒想到20年後,已經二十世紀初,似乎回到了7~80年代西方對日的錯覺幻想中,換成在文藝愛情片上看到更為刻板的意象,令人瞠目結舌。

越到片末,兩人的關係就更為低調而壓抑,Bob跟Charlotte似乎也默默地成為日本人。兩人關係的形式在一同抗拒日本異文化的同時,也越來越符合日本文化對男女關係的走勢:壓抑,但每一個眼神都是暗示。當然也或許是,日本文化在偷情關係上有其描寫與實踐的支配性地位,以致所有的偷情都像是日本式的。